加入书架

阅读设置

上一章

返回目录

下一页

章节目录 第四百九十一章 狰狞数字,十五万吨!(1 / 2)

作品:《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
燕京第一炼钢厂!

马车在一道长长的红砖围墙大门外停下。

众人下马车后,纷纷驻足,抬头看着门口,门拱上面,一串铸铁而成的大字。

朱棣做一请的手势,“父皇,靳宓他们搞出来的那个新型炼钢转炉就在炼钢厂。”

实验研究和企业结合。

这种更先进的科研方法,与他没有关系。

是科技研究司自行搞出来的。

炼钢厂,有着许许多多成熟的技术工人,无论是配合研究司打造研究人员想要的设备,还是架设组装设备。

人力、物力、技术力量都比研究司更加充分。

久而久之。

逐渐就形成了,研究司提出一些新想法,新创意后,总是喜欢和周围工业区的企业寻求合作。

很多工厂企业,也十分愿意和研究司合作。

因为只要验证研究司提出的技术假设,能够实现。

配合研究的企业,就有有偿使用技术专利的优先权。

并且,专利费还会比其他同样想要使用该项专利的企业,更加优惠一些。

至于研究司。

现在的研究司还做不到自负盈亏。

之前发明创造的几项专利,都比较小,产生的利润并不大。

不过,随着六六蒸汽机的出现,他有理由相信,随着蒸汽机的大面积使用,不久将来,研究司就能实现自负盈亏。

科技研究司是燕藩政权扶持组建的。

算是以国家力量,组建的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。

第一次工业革命,其实用不着组建这种政权级别的科研机构。

他之所以这样做,其实很简单,就是希望用国家的力量,更为迅速的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。

希望在走完这一生时,能看到火车冒着滚滚浓烟白气,在汽笛轰鸣声中,冲过山川、河流、农田。

希望能亲眼看着,华夏人制造的铁甲战舰,搭载着华夏人,可以不受任何限制、恫吓,游弋在七大洋之中。

事实证明,即便在这个以工匠经验推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。

这种政权力量组建的研究机构,所产生的力量,真的十分强大。

单靠个人力量,不可能这么快搞出蒸汽机。

为了避免,官权对研究司的负面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