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

阅读设置

上一章

返回目录

下一章

章节目录 第32章 春信衔新(1 / 1)

作品:《纨绔帝业

建安二十九年正月初一,卯时初刻,寿州城的第一缕晨光穿过护生堂的窗棂,落在明渊送的“春信暖屏”上——屏面绘着甲叶与龙鳞交织的枝桠,枝头缀着虎娃们亲手粘的彩纸花苞,每朵花苞里都藏着明渊写的春帖,“甲叶舒新绿,龙袍衔暖归”“虎娃牵春手,谷田醒梦回”,字迹间染着淡淡的护生草香,是少年特意用草汁研墨所书。

苏国公摸着屏上虎娃们歪扭的粘痕,想起昨夜子时虎娃们举着“春信灯”往屏上贴花苞的模样——小丫头踮脚时踩了他的铠甲,却举着写有“叔叔抱我摘春”的花苞笑个不停,那花苞边缘还沾着她偷吃的糖瓜丝,此刻在晨光里闪着细亮的光。护生堂的门扉早已换上明渊亲题的春联,上联“铠甲护春春满巷”,下联“龙袍衔福福盈门”,横批“护生新岁”,每个字的笔画都带着孩童般的圆润,分明是明渊临帖时特意学虎娃们的笔法写的。

辰时初刻,虎娃们穿着明渊赏赐的“春岁新衣”涌进护生堂——衣料是用护生谷秸秆织就的暖布,领口绣着甲叶纹,袖口缀着龙鳞边,衣襟上还缝着明渊亲手画的“春牛图”:牛背上坐着戴护生笠的虎娃,手里举着写有“耕暖”的小旗,牛蹄旁画着破土的嫩芽,嫩芽尖顶着颗明渊描金的“星”。小丫头转着圈展示新衣,衣摆的铃铛响成串,惊飞了檐下新筑巢的燕子——那铃铛是明渊用去年护生谷的谷穗轴磨制的,说“春燕听见铃铛响,就知道暖巢该筑在护生堂”。

“国公爷,陛下的‘春信礼盒’到了!”亲卫抬着朱漆木箱走进来,箱盖绘着明渊构思的“岁首献暖图”:铠甲将军与龙袍少年并肩立于谷田,前者执犁,后者执种,虎娃们捧着护生花跟在身后,田垄间冒出的嫩芽都长成了甲叶与龙鳞的形状。打开木箱,除了春茶、酥糖,还有个精致的陶瓶,瓶身刻着寿州的山川图,瓶口塞着明渊亲手编的护生草环,里面装的竟是北疆的融雪水——瓶身小楷写着“去年冬日收北疆雪,今春化水寄寿州田,叔叔用它浇芽,便知朕的暖,跟着雪水回了家”。

虎娃们围过来抢着看陶瓶,小丫头忽然指着瓶身的山川图:“这里是陛下画的北疆雪山!”她的指尖落在明渊歪扭的雪山轮廓旁,那里还刻着个迷你铠甲小人,正是苏国公当年在北疆守边的模样。苏国公望着陶瓶里清透的融雪水,想起明渊十岁那年随他去北疆,捧着雪说“要把叔叔守边的雪,藏到春天,让它在寿州的地里,长出会护人的芽”——如今这瓶雪水,果然穿过千里冰封,带着少年的执念,落在了护生堂的晨光里。

巳时初刻,寿州城的“迎春祭”在护生谷田拉开帷幕。明渊送来的“春牛”是用护生木雕刻的,牛首系着楚夫人绣的红绸,绸上用金线绣着“春至暖生”四字,牛背上驮着的竹筐里,装着明渊从宫中带来的“护生花种”——有苜蓿、雏菊,还有明渊特意培育的“星甲花”,花瓣一半呈甲叶形,一半呈龙鳞形,说“花开时便是甲与龙同护春”。苏国公扶着牛犁,虎娃们举着花种跟在身后,明渊亲撰的《迎春祝文》从老郎中口中念出,混着牛蹄踩过冻土的“咔嚓”声,惊起了藏在枯草里的田鼠——那田鼠窝旁还堆着明渊去年让人埋的护生谷碎粒,说“给田鼠留些暖粮,它们便不会啃食虎娃的芽”。

祭台旁的“春信墙”上,早已贴满了百姓们的祈愿——有的画着虎娃牵着铠甲与龙袍的手,有的写着“愿护生谷岁岁丰”,最显眼的是张孩童画的彩图:明渊的龙袍拖出长长的暖光,苏国公的铠甲上开满护生花,虎娃们在中间笑着追蝴蝶,旁边歪扭地写着“春天是陛下和叔叔变的”。苏国公摸着这张画,想起明渊在信里说的“最好的春信,不是东风吹绿,是虎娃们觉得‘暖’有了样子”——此刻这张画里的“样子”,正是铠甲的稳、龙袍的柔、虎娃的笑,在春日里酿成的甜。

午时初刻,护生堂的“春岁宴”开席,桌上摆着明渊御赐的“护生春盘”——青瓷盘里装着五样春菜,每样菜旁都插着明渊写的小笺:菠菜旁是“绿甲护春鲜”,萝卜旁是“白鳞衔春脆”,还有用护生谷粉做的“春茧团”,外皮刻着甲叶纹,内馅裹着龙袍色的豆沙,咬开便能看见明渊藏的小惊喜——豆沙里嵌着颗炒香的护生谷粒,说“嚼到谷粒,便嚼到了春的根”。虎娃们举着春茧团跑向苏国公,小丫头把自己的那份塞到他手里:“叔叔吃!陛下说春茧团的甲叶纹,和您铠甲的缝一样暖!”

申时末刻,明渊的快马送来“元日手札”,信笺上除了《护生春令》,还夹着片明渊在御花园采的初芽——芽尖沾着晨露,叶片边缘竟天然卷成甲叶的弧度,旁边画着明渊蹲在暖房里育苗的简笔,注着“此芽生在龙池畔,长在甲形盆,叔叔把它种进寿州土,便是‘龙甲护春’的根”。手札里还附了张“春信地图”,明渊用朱笔圈出寿州的每处护生田,在中央画了个铠甲与龙袍交叠的暖圈,“待这些田都冒出星甲芽,朕便带着‘护生春耕图’来寿州,替虎娃们给嫩芽挂‘暖名牌’——就像叔叔当年给我挂长命锁那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