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

阅读设置

上一章

返回目录

下一章

章节目录 第137章 风里长出的春天(1 / 1)

作品:《星穹弑神: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

椰苗抽新叶那天,小满在厨房煮酒酿圆子。

老式煤气灶的蓝焰舔着陶锅底,火苗忽高忽低,像谁在偷偷吹气。水汽漫过贴满旧报纸的玻璃窗,将窗外的世界晕染成一团模糊的暖——那是被雨水洗过的蓝天,混着院角老榕树的气根,还有椰苗新叶上晃动的晨露。她踮脚擦了擦窗沿的雾气,指尖触到冰凉的玻璃,忽然就笑了——那株去年春天她和妈妈从码头扛回来的幼苗,此刻正抽出第三茬新叶,最顶端的那片嫩黄里泛着青,像被谁用圆规画了半道弧线,尖儿上还挂着一滴昨夜的露水,风一吹,便坠进泥土里,溅起星子似的水痕。

“阿满!”妈妈端着青瓷碗从里屋钻出来,蓝布围裙兜着半把桂花,鬓角沾着根碎发。“张奶奶送了新晒的椰丝,说今年海风足,晒得透。”

小满转身接碗,手腕不小心碰翻了灶台上的糖罐。白糖簌簌落进圆子锅,像下了场细雪,落在乳白的汤里,浮起星星点点的白。“哎呀——”她慌忙去扶罐子,却被妈妈拦住。

“不打紧。”妈妈笑着用木勺搅了搅,腕间的银镯子叮当作响,“甜些正好,像你五岁那年偷喝我藏的蜜水,舌头都甜得打颤,躲在衣柜里不肯出来。”

话音未落,张奶奶的竹篮已经叩响了门槛。她七十来岁,背微驼,蓝布衫洗得发白,袖口沾着几点椰壳碎屑,那是她总蹲在晒场剥椰壳留下的痕迹。竹篮底垫着新鲜的芭蕉叶,叶子上堆着晒得金黄的椰丝,凑近能闻见太阳与海风交织的香气——是那种带着咸涩的甜,像被海浪拍过的沙滩。“你俩尝尝,”她拈起一撮吹了吹,“今早四点就去晒场翻的,日头大,晒得透,甜得能抿掉舌头。”

妈妈抓了把椰丝撒进圆子锅,乳白的汤里立刻浮起星星点点的白,像落了层未化的雪。小满舀起一颗圆子,吹了吹才咬开——滚烫的蜜色馅心涌出来,是妈妈藏在碗底的桂花蜜。甜意从舌尖窜到鼻腔,她眯起眼笑,却被妈妈用筷子轻轻敲了下碗沿:“烫成这样,赶明儿给你煮椰丝茶降降火,省得你总学猫偷腥。”

张奶奶在石凳上坐下,剥花生的手熟得很,花生壳在她指缝间“咔嗒”裂开,落进脚边的竹篓。“上个月我去镇里卫生所拿药,遇见你爸的老战友周叔。”她的声音忽然轻了,像一片被风卷起的椰叶,“周叔说他去年整理仓库,在你爸的旧木箱最底下,翻出顶椰丝帽。”

小满的圆子停在半空。

“帽子是用新晒的椰丝织的,针脚歪歪扭扭,倒像小孩玩的。”张奶奶剥了颗花生塞进她手心,花生的余温透过掌心传到胳膊,“周叔说,你爸最后一次出海前,把这帽子塞给邻居家的小孙女,说‘等海风把帽子吹到岛上,我就回家了’。那孩子后来把帽子扔了,说‘不好看’,周叔就收在木箱里,说‘等你爸回来,他肯定心疼’。”

海风?小满望着院中的椰苗。这株跟着海风长大的树苗,此刻正随着风的节奏摇晃,新叶发出细碎的沙沙声,像在应和什么遥远的故事。风掠过她的耳际,带着咸湿的潮气,混着椰丝的甜香,她忽然想起去年台风天——那时椰苗刚抽第二茬叶,台风“海葵”刮得房梁直晃,妈妈和她用麻绳把椰苗捆在院柱上,雨水顺着妈妈的发梢往下淌,她却笑着说:“别怕,阿满,树比我们经淋。”

“他还说,”张奶奶的声音更低了,像是在说一个只有她们听得见的秘密,“你爸总念叨,咱这儿的春天来得慢。二月还刮着冷硬的风,能把人脸刮疼;三月椰苗才冒芽,嫩得像刚孵出的鸟崽;四月才能看见第一朵鸡蛋花,粉扑扑的,像你小时候的脸蛋。可他总说,等风把椰苗吹高些,春天就从叶尖儿长出来了。”

妈妈的手顿在半空。她望着椰苗,新叶已展开大半,嫩得能掐出水来,叶脉细得像婴儿的血管,每根叶脉里都流淌着绿莹莹的光。“他总爱说这些。”她轻声说,指尖轻轻拂过叶片,指腹沾着点叶汁的青涩,“可我总觉得,春天不在风里。”

“在哪儿?”张奶奶眯眼笑,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半世纪的岁月。

“在这儿。”妈妈指了指自己的手背——那里有一道淡粉色的疤,是去年给椰苗搭棚时被竹片划的;又指了指椰苗根部——那里缠着一圈圈麻绳,是去年台风天她们用绳子固定的,麻绳被雨水泡得发亮,却依然结实;又指了指廊下的竹匾,里面晾着晒干的鱼干,“在你给树浇水的手上,在它抽芽的夜里,在咱们给它裹麻绳的那个暴雨夜。”

午后的阳光把椰苗的影子拉得老长,斜斜铺在青石板上,像谁用金线绣了幅画。小满蹲在旁边,用妈妈削的竹尺量新叶的高度——比昨天高了半指,刚好是从她食指指尖到中指第一关节的距离。“妈,”她指着叶尖,“这儿有道虫洞。”

新叶边缘有个米粒大的缺口,边缘微卷,像被谁轻轻咬过。凑近了看,缺口周围泛着淡褐色,像是被海蝴蝶的口器啄过。“可能是海蝴蝶。”小满想起上周浮潜时见过的蓝蝴蝶,翅膀薄得像玻璃纸,尖上沾着荧光,在水下忽明忽暗,像星星落进了海里,“它们总爱停在嫩叶上,吸点汁水,有时候还会在叶子上拉点透明的丝。”